何處才是家?
---布拉格、哥本哈根、馬爾摩和赫爾辛基中國餐館
文/蔡柏璋 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世界旅人
我在國外挺喜歡去中餐館吃飯,別誤會,我不是那種非中餐不吃的人,事實上,我什麼都吃(除了噁心的茄子之外),漢堡薯條炸雞披薩等高熱量的食物我照單全收。即便我非常瞭解各國的中式料理為了要配合當地人的口味都稍作調整,我還是躍躍欲試,總覺得,透過中式料理的調整,某種程度上我能夠多瞭解一下當地人的味覺習慣。
但是我從未想過我會變得如此熱衷在異國用中文和華人聊天。
可能我所處的求學環境華人都不多,當做夢都開始說英文的時候,講中文這件事情,變成一種意外地享受。
在布拉格的某一夜,我踏進一間餐館,一名年輕的小伙子正在聽黃小琥的「不只是朋友」。有這麼一瞬間,我驕傲了起來,因為我覺得我們臺灣的華文音樂文化,終究還是戰勝了中國的力量。
我主動攀談。
「您好,請問您打哪來的?」我必須承認,我自覺跟中國同胞說話時,會自以為用一種比較「古人」的方式交談(我是白癡)
「我從浙江來的。」他停頓了一下,似乎有點遲疑自己來的那個小鎮太不出名,就改以省份來回答。
「你是哪裡來的呢?」他問。
「我是台灣來的。」我的天啊,有這麼不明顯嗎?我心想。
「喔,臺灣。嗯。」他微笑,點點頭。
「你這個音樂是聽廣播還是CD呢?」我一心想要抓住我那脆弱的驕傲。
他很明顯不太清楚「廣播」是什麼,不過他回答:「是我朋友幫我從網上抓下來,放在碟裡給我的。」
碟裡?怎樣,是可以吃嗎?我心裡碎念著。
「你都聽台灣的音樂啊?」我真的很賤,硬是要拉回我民族自信的正題。
他遲疑了一會兒,納悶地問:「喔?是嗎?我不知道那是台灣的歌手,朋友抓了我就放著聽。」
停頓。
我一直以為文化之間定要有輸贏。那一晚,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在瑞典馬爾摩的市區有一間中國餐館,一位丹麥出生的香港女孩在這裡工作。那晚我和外國朋友一同吃晚餐,上菜的時候,她偷偷用中文說:「特別給你多一點份量。」她笑著。
在哥本哈根最熱鬧的購物大街,我捧著35丹麥克朗的中國外帶便當,蹲在馬路上啃著。我似乎對於這種隨遇而安的坐姿和態度感到莫名的驕傲。不知道這是我天生卑賤的民族性還是什麼。
在赫爾辛基Runebergsgatan上有一間叫做China Gate的中國餐館,老闆是自1988年就從廣東移民到芬蘭。他好似許久沒有看見華人一般,侃侃而談身為中國人在海外生活的甘苦談。在我進門之前,他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櫃台,用放大鏡閱讀一本厚重的中文辭典。
我想,在異國,華人有一種堅毅又不外露的性格,總是隨遇而安,總能化險為夷,卻也常忘記升級他們的生活,似乎不求頂端的高貴姿態。不論如何,總能嗅到那麼一絲絲對於祖國的思念。
這些跟金龍,可能都沒有關係。卻是我對各地中國餐館的華人朋友們,一點小小的致意。
何處才是家呢?我問。又,何處才有資格和能力來詮釋那五千年的寶貴文化呢?
蔡柏璋,現任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台灣大學戲劇系第二屆畢業,2008/09遠赴英國倫敦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攻讀音樂劇碩士學位,並以全班最優異的成績畢業。2011年他獲選為表演藝術雜誌戲劇類年度代表人物,同時也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的獎金,資助他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定目劇團攻讀聲音訓練課程,之後也至莫斯科藝術劇院交流學習。
蔡柏璋是國內難得一見集編導演三項才華於一身的創作者,曾與莎士比亞的妹們的劇團、創作社、如果兒童劇團及台南人劇團皆有合作。創作之餘,致力於戲劇推廣和教育工作,在台南人劇團的青年劇場和國內大專院校(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及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皆可見到他的教學蹤影。
蔡柏璋雖年輕但劇場創作與實務經歷相當豐富,於臺大就讀期間便成立【戲劇主義】劇團,並發表多齣製作;他並且於2002-2003獲選臺大與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的交換學生,至美國研讀戲劇相關課程一年。2007~08受邀擔任台南人劇團的駐團編導;2009年起,更受邀與呂柏伸共同擔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由他擔綱演出的作品中多次獲得台新藝術獎的肯定,其中創作社【嬉戲: who-ga-sha-ga】榮獲第三屆表演藝術的百萬首獎、【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第6屆表演藝術十大作品。此外,他的首部音樂劇《木蘭少女》不僅獲得府城文學獎的舞台劇本首獎,更被挑選作為臺大戲劇系創系十週年的紀念之作,於2009年6月於台北城市舞台演出,之後,更於2011年由台南人劇團與瘋戲樂工作室重新製作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獲得空前喝采。此外,他所創作的電視影集型式舞台劇《K24》,更是開創臺灣劇場史上第一齣連演六小時喜劇的新記錄,演出成果深受兩岸學者專家與媒體觀眾的讚賞與好評。其最新作品《Re/turn》,是由誠品書店委託創作,以作為其「2011誠品春季舞台」演出作品,不僅創下全省30場巡演滿座紀錄,更被許多評論譽為是蔡柏璋至今最成熟的作品。
留言列表